這就是四年級的哥哥姐姐唸故事給一乙聽的畫面。
真的很幸福吧!雖然我們還不能替大哥哥大姐姐做什麼,
但是我們在聖誕節這一天也做了二件很棒的事,
我們在第二節下課時間在校園撿人為垃圾,
當天下午也準備了一個有趣的表演節目給全校看。
真是個快樂又有意義的聖誕節!(小雞老師說的)
Maurice Sendak的野獸國可以說是讓我一腳踏進小學校門的圖畫書。我是小朋友的老師,是村上春樹和伊坂幸太郎的書迷,是Mr. Children 的歌迷,喜歡隨著爵士樂輕輕搖擺......
<野獸國>
圖文/莫里斯桑達克
(一本1963年在美國出版,年紀比我還大的書)
這個部落格取名<野獸國小學>,總不能不談談來由。
在我讀台東師院(現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第一年(其實是第一個月),我的室友林小杯拿了二本圖畫書給我看。另一本我忘了,但<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我卻忘不了,倒不是故事內容多吸引我,而是驚於原來圖畫可以這樣被當做語言,充分地運用(而是它是主要給小孩看的書耶)。我一頭栽進圖畫書的世界(就是拜林小杯和楊茂秀老師所賜),之後我陸續接觸了許多圖畫書,然而我仍念念不忘這一本。於是最後決定以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1928年生)這位作者的自寫自畫作品(即文字與圖畫皆由他創作)為題,完成我的論文。
如果想要看這本書,台灣漢聲曾出過翻譯版(套書),我的書則是在誠品買的(只有原文),還把自己翻譯的內容貼在每一頁的文字旁。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調皮的小孩Max因為惡作劇(他自始至終都穿著狼衣wolfsuit),被媽媽罰到房間不准吃晚飯,之後Max的房間逐漸變成夜晚的叢林,接下來甚至搭上寫著Max的船出海,來到野獸國,Max馴服了這幾隻初看可怕,細看卻顯得可愛又蠢蠢的野獸,他成了野獸所臣服的王,一起狂歡,最後他卻開始想家,道別了野獸們,又搭船回到自己的房間,桌上還熱騰騰的晚餐正等著他……
這本書剛出版時,引起很大的反彈,當時許多父母覺得這本圖畫出裡的怪獸實在太可怕,會嚇到小孩,然而它現在已經成為經典圖畫書之一,每年在美國都還是熱賣書。再多的解釋或說明,不如你親自去看一看;再多的擔心與疑慮,不如你親自說這本書給孩子聽。
最近觀察身邊的同事、或是研習時遇到不認識的同行,又讓我想到一件當教師很重要的事。
★ 喜歡學習嗎?
教師本應是教別人學習的職業,我卻看到許多教師害怕學習、拒絕學習,面對新事物時,會顯露出一副被別人找麻煩的姿態,或者說自己都快退休了……如果不喜歡學習,也許打從根本就無法了解孩子學習的心情或困難所在。
所以我主張,教師絕對有學習的義務,但絕不是週三下午排個幾小時的演講或教學經驗分享那類沾醬式的進修,而是利用暑假進行醃漬式的學習,不管學什麼都好,找自己有興趣的,要隨時體會學習的困難和新鮮感才是。
當老師這麼多年,常想到一件事情,就是「當老師最重要的是什麼?」(尤其是小學教師)
其實意思是──什麼樣的人能快樂地勝任老師這個工作?
尤其要帶實習教師,更會想:當老師之前,他們現在最需要人家告訴他什麼?
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幾點,這些絕不是天生的個性,有些可能需要自我訓練,但有些其實只要切下一個觀念的開關,電流就通過了。
★ 凡事保持彈性、批判的態度:當你要處理孩子的事時,可以問問自己「這是絕對的價值觀嗎?或只是一種迷思?」你可以不要全盤接受既定的觀念。
★ 擁有想像/轉換角度的習慣:面對孩子說話、採取任何動作時,回到人與人的互動,試著體會他的心情,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想?此外,也要有隨時照心裡那面鏡子的習慣,你總是要求學生要達到的價值觀,你是否也一直在他們面前表現努力這樣做?(例如你要學生熱心助人,那麼學生看到的你是一個會熱心助人的人嗎?)
★ 能享受幫助別人的快樂:適當的雞婆是必要的,但雞婆絕對不是用你的嘴巴去訓斥別人而已,等你真的能享受幫助每一個小朋友的快樂,那麼你每天都迫不及待想要陪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了。
★ 最後,是能讓教師輕鬆經營班級,很值得研究的事情──懂得團體運作的心理與策略,運用同儕的力量而非薄弱的教師權威,讓孩子能自然而然地真心接受各種必須遵守的事。
也許以上所述還不算完整,但至少它們陪我,讓我從工作中得到樂趣,極少否定孩子或自己作為教師的角色。
★ 難得在我喜歡的村上春樹中會看到小學教師這種角色,裡面的敘事者「我」談到自己時的話,讓我覺得也很切合我當教師的心情。
「雖然我確實喜歡讀書和思考事情,但畢竟不是一個適合當學者的人。…話雖這麼說,卻也不想在一般公司裡找一個職位,加入不知何時方休的激烈競爭裡求生存,在高度資本主義社會的金字塔斜坡一步步往上攀登。因此我經過所謂消去法的過程選擇了當教師。…我本來並沒有想當教師,但實際試著當了教師之後,發現居然對這工作比我預期的懷有更深的敬意和熱愛。不,或許應該說,碰巧偶然發現懷有深深敬意和熱愛的自己,這種說法是比較正確的表現。」
老鼠爸爸說故事
這是繼<大巨人約翰>後說的第二本羅北兒的故事,我特別喜歡羅北兒的短短篇故事。文字很少,但是情節卻能深深吸引人,喜歡動腦的人還可以找到思考的線路。故事中有一種重覆的節奏,有時會漸漸增強或減弱。有時哈哈大笑,有時會心一笑。
這本書裡面有許願井/雲/高老鼠與矮老鼠/老鼠與風/旅行/老老鼠/泡澡七個故事,分兩次講完,小朋友聽完會投票決定再重聽哪一個,其實到後來除了<雲>之外,全部都說過二次了。照片集裡有他們聽完故事後最想畫的一個故事,你可以看看哪個故事最受歡迎。
大概是<旅行>中老鼠一直換交通工具,最後連腳都可以換的那一幕;還有<老鼠與風>那層層疊起的船、房子、樹、山那一幕……
快樂國有二個好朋友,他們每天都一起去散步,他們走在一起總是很快樂。
有一天,他們又遇到一個朋友,於是他們三個一起去爬山。
他們邊跳邊走,突然其中兩個跌倒了,結果跌倒的聲音吵醒了暴龍。暴龍生氣得大吼,他們都嚇得哭了。
另一隻龍走了過來,拿東西給他們吃,他們就不哭了。這一隻善良的龍就把暴龍踢到火山裡,暴龍就死了。
三個好朋友就不再哭了,結果卻換暴龍的朋友哭了,他想要替暴龍報仇。
結果火山爆發,三個好朋友嚇一跳,就逃到另一座山去了,想報仇的龍也死了。
教育Q&A(1)
教書這麼多年,有一些經常被問到,或是需要向家長或同事說明的想法。答案中有些是我自己的理論,有些是我的學習經驗,有些則是引述了一些看過的書,認為很有道理的話。
★ 小孩發生爭執,來告狀時如何處理?
許多大人在處理小孩的爭執時,著眼在處罰引發爭端的孩子,認為扼止他的行為是比較重要的。我倒認為其實可以讓問題回歸到人與人相處的基本面,一直責罵一方可能容易模糊焦點。
試著讓兩個發生爭執的孩子面對面,看著對方的眼睛,說出自己心裡真正的想法,許多孩子(也許包括大人)都需要這樣的練習。我總是看到聆聽者不好意思的表情,而生氣的一方也在說話後,表情柔和許多。在我的班上,這樣的模式曾不斷上演,有時還會有相同的對象,但我不曾不耐煩,而是將它視為孩子在邀請我一再為他們複習這個模式。我會強調,希望未來有一天他們可以自己使用這樣的模式解決問題。也許這樣處理問題會花上多好幾倍的時間,但是長遠來說,絕對是值回票價的投資。
★ 學校最大的功能?
我認為學校最珍貴的地方,不在於能教給孩子多少知識,在求知這方面,也許有心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家自學,成果甚至可能比在學校學的更多更好。但學校有個地方無法取代,那就是人際關係──與其它孩子的互動,也就是交朋友;還有在一個班級裡,在一個團體當中試著尋找自己的位子。此外,和別人合作完成任務,這種團體共同感也很難透過在家學習達到。所以我的教育理念之一,是要盡可能讓孩子有互動的機會,表達自己、與別人合作……。
7月9日~7月13日 台南高雄à宜花東 小吃評選
今年的東部之旅加入二個新伙伴,共計四人,5天的邊吃邊玩行程,在最後回台北的路上,小吃評選出爐:(如有二人以上舉手表示下次不再去吃,即不列項,滿分3分,四人共計12分)
| 名 稱 | 分 數 | 指引方向 |
台南 | 粉粿冰 | 11 (第3名) | 麻豆鎮平等路2-4號(龍泉冰店) |
台東 | 蕭家肉圓 | 6 | 台東市中華路一段177號(14:30-17:00) |
黃記蔥油餅 | 12 (第1名) | 台東市南海路(海濱公園),二樣都是賣完就收,一定要搭配一起吃,一邊看海景。 | |
粉圓冰 | 10 (第5名) | ||
蘇天助素麵 | 9.5 | 台東市寶桑路195號(16:30-24:00) | |
七里香煎包 | 7 | 台東市公教會館對面(南京路15:30-0200),辣醬不太辣,加了才好吃 | |
津芳 | 8.5 | 台東市正氣路358號(推薦檸檬汁),冬天休假 | |
榕樹下米苔目 | 10.5 (第4名) | 台東市文化街、安慶街口(08:00-1400) 推薦乾的,一定要點丸子、加烏醋 | |
關山便當 | 10 (第5名) | 關山車站前(我們在淡水也買得到他們的米) | |
花生酥 | 7.5 | 關山鎮民族路86號(火盛食品行) | |
千層餅 | 11.5 (第2名) | 台東市開封街366號(正海城北方小館) | |
花蓮 | 欣綠農園 | 9 | 花蓮縣光復鄉大全街55號(馬太鞍) 烤魚最好事先預訂 |
海埔蚵仔煎 | 8.5 | 花蓮市自由街86號 | |
烤玉米 | 7.5 | 南濱夜市 | |
西瓜大王 | 10.5 (第4名) | 花蓮市中山路301號 | |
宜蘭香炸螃蟹 | 11.5 (第2名) | 花蓮市中華路、大禹街夜市(9:30就要去) | |
宜蘭 | 建華冰店 | 9.5 | 南澳鄉大通路50號(推薦檸檬冰) |
廟口乾麵 | 9.5 | 羅東鎮中山路197號(經常不開,尤其假日) | |
黑店冰 | 6.5 | 宜蘭市神農路二段63號 | |
卜肉 | 三星鄉福山街88號,遇放假沒吃到 ,但仍忍不住要推薦,要抽號碼。 |
★ 註:宜蘭還有許多好吃的東西,礙於行程,期待下集!
教養的迷思
(茱蒂哈里斯 商周出版)
★ 對我來說是一段迷人的引文──
你們孩子並不是你們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並渴望著成為自己。
他們經由你而得到生命,但是他們不是來自於你,
雖然他們跟你住在一起,他們並不是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要給他們你的看法,
因為他們自有見解。
你可以供他們居住,但是不要禁錮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世界的房子裡,
那個地方即使在你的夢中也無法企及。
你可以盡力想辦法跟他們一樣,但是不要想辦法讓他們跟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不會走回頭路的,也不會為昨天所耽擱。
──Kahlil Gibran
Q1:你是怎麼變成你這個人的?
Q2:你相信遺傳還是教養形成一個人的人格?
這本書的原名是<假養的假設>,無論見解是否為真,只要作者能夠勇敢挑戰行之多年,幾乎被視為「真理的」觀念,這類作品總是能吸引我(當然必須具備相當的邏輯)。近年讀過的書中,除了<達文西密碼>,就是這本了。自從行為主義盛行,所有的父母總是在背上扛著一股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因為專家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出現問題,可能就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然而本書作者利用各種例證,提出〝家庭並非個人形成性格的主要來源〞,〝基因+團體社會化〞才是最大的因素。這裡所指的社會化並非指出了社會工作,而是在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不斷身處各種不同的團體,所有的人都要在團體中找到一個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兒童踏出家庭開始外出時,他們可能會很輕易地將這些東西拋棄,就像他們一出門就立刻把媽媽強迫他們穿上的毛衣脫掉一樣。(23頁)」你可以回顧自己的經驗,在父母和你成長過程的同儕團體中,當價值觀有所衝突時,你認同的是哪一個?無論你現在幾歲,當父母或當小孩,都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但這並不代表作者認為家庭不重要,當父母和孩子互動時,你可以回到基本的人際關係來看──你和你的孩子關係如何?作者認為,要求父母對家中每個孩子一律用相同的方式對待是不合理的,人與人相處本來就會有不同的互動模式;孩子有不同的個性,父母自然有不同的回饋。
此外,作者也提出人的多重面貌論點,我教書多年來也經常出現的矛盾現象──父母所描述的孩子,都不是教師眼中的孩子(例如在家脾氣很壞,在學校卻是個很溫和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讀到這裡的大人們也可以問問自己:從小到大,你在家裡和在外面是一模一樣的人嗎?
當父母的人,可以卸下過重的負擔,真誠地和孩子相處。
當老師的人,可以注意孩子在學校的團體生活,他們有自己的位子嗎?
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師的人,可以反思自己的經驗,你是怎麼變成你的?
最後,每種理論必有其不足之處,重要的是,它是否提供你另一種思考方式?
對我來說,它很適合當成任何讀書會的第一本書。
有點嚴肅,但「你真的知道如何讀一本書嗎?」
至少我自己在讀這本書時,才發現也許以前我真的沒有把書看進去。
很實際的一本「How-to-do」的書,連怎麼做筆記都教你。你不用每一步都照做,但是用來檢核自己讀書的方式也很不錯。
例如:
★ 你能夠只用幾句話就說明你看的這本書在說什麼嗎?
★ 你知道你從這本書得到的是知識或只是訊息嗎?
★ 你知道不同種類的書,有不同的思考重點嗎?
★ 你知道有時候略讀或粗讀也是很重要的嗎?
★ 看書的時候,你會問自己這四個問題嗎?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巨人小桃
從前有一個巨人,他的身體很大,鼻子也很大。他們家很有錢,他的名字叫做小桃。有一天,小桃不小心把一棵漂亮的樹踩扁了,結果小樹再也長不大了。有一天,國王、王后、公主、小狗看到巨人小桃,他們覺得很奇怪,怎麼有巨人來到這裡?他們看到巨人把漂亮的樹踩扁,覺得很傷心。結果這時候小桃打了一個噴嚏,把國王的城堡摧毀了。國王覺得很傷心,但是他想到一個方法,就是請約翰的小精靈來幫忙蓋城堡(大巨人約翰就是小桃的朋友)。小精靈不會蓋城堡,但是和小桃合作之後,終於就把房子蓋好了。國王看到城堡蓋好,就不再傷心了。
這是一乙全班一起寫出來的第一個故事,它和大巨人約翰這本書很有關係(你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小桃的朋友,而且裡面的小精靈還幫忙重建房子)。
你應該聽過「多元智慧」,在此列出項目:
文字聰明 擅長語言、寫作、詩歌創作及說故事。
邏輯聰明 能解決問題、運用符號及辨識固定形式。
圖象聰明 有視覺上(畫圖/雕塑)和組合性的才華(掌握事情訣竅,
拆開分析再重組)。
身體聰明 嫻熟地運用肢體從事運動、遊戲、跳舞、表演和行動。
音樂聰明 有辨認音感和韻律的才華,對於聲音、樂器和環境的聲響很
敏銳。
自然聰明 對周遭環境高度敏感,在植物、動物和自然棲息的環境中運
作自如。
合群聰明 知道如何和他人相處,詮釋別人的情緒和意思。
自我聰明 有深刻的自我認知和內在反思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有哪幾種聰明嗎?你覺得以前學校強調哪幾種聰明?又忽略
了哪幾種聰明?
今年暑假到台南一趟<美食之旅>,是名符其實的喔!因為除了到孔廟上個廁所,避暑到新光三越湯姆熊去打太鼓之外,其它時間都在吃東西、喝東西,一點時間都沒有浪費,並且謹守少量多餐的原則。
以下列出當天品嚐小吃的行程──
8月1日
1. 福記肉圓
2. 郭綠豆湯
3. 莉莉水果店
4. 赤嵌點心店(棺材板、鱔魚麵)
5. 阿川魚土魠魚庚
6. 下大道青草茶
7. 你我他之家(冰滷鴨翅)
8. 義成水果行(水果切盤)
9. 陳家蚵(蝦)捲
10. 永泰興蜜餞
11. 安平豆花
12. 義豐阿川冬瓜茶
13. 阿明(豬心冬粉、鴨腳翅、麻油腰子、豬腳麵線)
14. 老店當歸鴨(三好一公道)
15. 莉莉水果店(Part II)
16. 炸螃蟹(成大路口)
17. 阿村牛肉湯
18. 阿明(Part II)(骨髓、腰子湯)
19. 下大道青草茶(Part II)
8月2日早上(續)
20. 阿憨鹹粥(虱目魚肚湯+油條)
21. 富盛號碗粿、魚庚
怎麼決定吃什麼?
美食團中有當地人,也參考舒國治或戶外生活出版的<大嘉南名食小吃>。
星期五的寫作課,我本想以羅北兒故事的<大巨人約翰>、<蚱蜢旅遊記>為引子,想讓小組合寫故事。開始講故事後,有人問我「羅北兒是男的還是女的?」(對作者有了好奇心,引發我以後想好好介紹幾個圖畫書作家的動機。)孩子們專心在故事中,還會注意到圖畫的細節──像是大巨人約翰為小城堡撐傘,底下的小小狗屋卻不在遮蔽範圍;也會提出問題──像是國王給的金幣,能在大巨人的世界使用嗎等等。故事講完,想接著講第二個故事時,大家卻還沈溺在巨人約翰的故事裡,我明明在唸另一本書,卻還有人在發表高見──地球對人類來說也是巨人、人對螞蟻來說是巨人……我赫然發現,似乎不需要進下一個故事,而這時也有人出聲說:「再說一次,我還想聽。」只好改變原先計畫,把<蚱蜢旅遊記>先放在一旁,再講一次<大巨人約翰>。
想知道大家求學過程中遇過什麼樣的老師是讓你欣賞或佩服的?
例如有個朋友說小學時,他們老師選他當班長,理由是"偷偷觀察下,掃廁所最認真",不因成績而以品行選擇班長,使朋友對這個老師印象深刻。
今年小一的大手牽小手活動對我來說還算蠻成功的。
開學第一天由六年級帶一年級跨過智慧之門(直立的呼拉圈),升旗時一直牽著他們的手。第二週星期二中午,哥哥姐姐來幫他們打飯菜;下午綜合課陪他們一起校園闖關,解決一些老師所出的問題。星期五放學前,六年級把弟弟妹妹交給五年級的哥哥姐姐,下週繼續照顧他們。
第三週的星期二中午,換五年級的哥哥姐姐來打飯菜,下午綜合課教弟弟妹妹畫圖,準備上台要發表的話。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節課,卻看到了很多從前酷酷的高年級生,眼中露出慈愛的光芒,還直誇小弟弟小妹妹很可愛,而弟弟妹妹則露出崇拜的眼神,遇到對自己很好的哥哥姐姐,回來還會一直說個不停咧!
這是很棒的交流。
懶洋洋的夏日午後,
台東的艷陽熱情地招呼,
該躲在琵琶湖的涼亭好?
還是衝到有魚的市立游泳池好?
夜晚,星星堆滿天,
可以到知本四面佛或東遊季泡個舒服的溫泉,(目前新增東遊季溫泉)
或者飆到杉原海水浴場,
躺在沙上看星星。
除了知本、杉原這些知名的觀光地點,
也許到台東去的時候,
你也想要吃一些道地又不貴的小吃......
在台東唸書二年,愛上很多地方,
遇到人就忍不住介紹起來......
1。蕭家肉圓和隔壁的小籠包
每天2點半才開始賣,常常不到6點就賣完,晚
了就吃不到,剛到台東時實感不解:「台東人
吃飯的時間好奇怪!拿肉圓當下午茶點心更奇
怪!」不過吃了一次以後,我和室友也經常2點
半一到就準時在蕭家肉圓出現。再吃隔壁的小
籠包會不會太飽,那就帶著走好了。
2。榕樹下米苔目
位於小巷子裡的榕樹下米苔目(只此一家),
很容易就找不到,走中山路離開車站不遠還沒
到花店處右轉,T字路口處就是。一定要加一顆
丸子,烏醋更是要用力地加,好吃!只賣到中午。
今天小一的寫作課,我用艾瑞卡爾的"好餓的毛毛蟲"來引導,驚訝的是,我在講的時候,發現有人跟著我說一模一樣的話,原來是韋霖,這本圖畫書沒有注音,可是他卻已經背起來了!
我準備了一張故事寫作單,讓小孩循著這個故事模式寫作,起頭是":從前有一隻好餓的...",他星期一吃了...,星期二吃了...,星期三吃了...,......,在"永遠吃不飽的貓"裡,貓最後爆掉,而"好餓的毛毛蟲"則是變成蝴蝶,我讓小孩想想他這隻好餓的動物最後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順平說"老師我不會畫動物,那我要畫好餓的人",畫完人以後又說"老師我不會畫別的,只會畫蘋果,那我要畫星期一吃一顆蘋果,星期二吃兩顆蘋果,星期三吃三顆蘋果,一直都吃蘋果..."我真好奇,這個一直吃蘋果的人,最後會怎麼樣呢?---靜待結局。
虹嫻從昨天開始就不太肯加入團體活動,午休時也因為不肯遵守規則,一直坐在我的辦公桌旁,後來她用嬌滴滴的聲音告訴我〝我不想來這裡〞,一開始以為她說的〝這裡〞是指辦公桌旁的座位,後來才知道她是說她不想來學校。我大概知道她覺得很不自由,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今天早上,虹嫻的媽媽陪她來上學,她站在教室外不肯進來,跟媽媽談一下,她說幼稚園的老師較隨她意,所以現在早上在學校被管,到了下午又到安親班被管,每天晚上都哭說不想上學,不想去安親班。扭了十幾分鐘,她媽媽最後半強迫地把她帶到座位就離開了。
閱讀十分鐘,我沒有逼她和別人一樣拿書看,只是把她桌上的作業拿去改,瀏覽昨天出的學習單時,發現幾張畫得不錯的作品裡,剛好有她的,我正想把作品貼在黑板上作為示範,於是貼了幾張(也包括她的)。早自習時間,我先跟全班討論,比較怎麼樣的作品可以再加強,讓他們參考,利用接下來的時間再畫畫看,完成後再貼到黑板上。我繼續批改聯絡簿,中途發現虹嫻自己安靜地到黑板,取下她被貼在黑板上的作品,拿到座位上又在塗塗畫畫,貼回黑板上時,原來沒有上色的地方,也都上得滿滿的。
下課時,她露出少了一二顆牙的笑容,一樣是嬌滴滴的聲音對我說〝我很會畫畫對不對?〞〝我什麼都會畫!〞〝老師你看,我把你畫成新娘子...〞
對於這種一下哭一下笑的情緒,真的覺得很好笑。也很高興她找到了自己的位子。
還記得你剛上小學那一天嗎?這是第一次教一年級,不禁想〝當年自己是什麼樣的小一新生?〞
有人上半節課就問我〝老師,可以出去玩了嗎?〞(家祐)。有人聽我說〝下課〞,就準備揹起書包要回家。(順平)
叫大家畫自己,有人畫了一枝三球冰淇琳,還理直氣壯對我說:〝因為我喜歡冰淇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