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Maurice Sendak的童年

莫里斯、桑達克1928610日出生於紐約市的布魯克林 (Brooklyn),是家裡的第三個小孩,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桑達克的父母PhilipSarah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從波蘭移民到美國的;所以雖然桑達克從小在美國長大,從父母那裡仍然聽聞許多有關波蘭的故事與傳統。桑達克在生活中面對的衝突,不只是傳統的猶太/波蘭文化,以及當代美國文化(30年代)之間的差異;即使是從父親和母親那裡所聽到的,另一個他沒有居住過的地方──波蘭,也是不一樣;對母親來說,波蘭是一個讓他們總是在躲避災難的地方,而從父親那裡得來的印象則是,波蘭就像是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遊樂地。桑達克的作品其實和他成長的背景一樣,把衝突融合在一起 (Sonheim, 1)。他的作品具有開創性,有時候可以用驚世駭俗來形容,讓人覺得他是個很前衛的人,而他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也經常超越既定的觀念;然而桑達克說過,他最喜歡的時期是十八世紀,而他的圖也經常散發出古典、優雅的味道。複雜、具衝突性的背景,也反映在桑達克的作品裡,這也是他作品特質的一部分。


 


桑達克的童年經驗,對於他的創作,顯然相當重要。他曾經說過:「童年對我來說有一種無窮盡的魅力和吸引力 (Lanes, 27)。」許多在桑達克童年時期發生過的事,或是曾經產生的情緒,都成為後來創作的靈感來源,尤其是桑達克自稱的三部曲(註1),更被他視為是讓自己再度重新回過頭,去克服那些情緒的作品。桑達克自己也曾經說:「如果說我真的有不尋常的天份,那也不會是我比別人畫得好或寫的好──我從來不會這樣騙自己。我想我擁有的,是我能夠記得別人可能不記得的事,也就是童年某些特別時刻的聲音、感覺和意像 (Lane, 7)。」桑達克舉過一個例子,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當中的那些野東西 (wild things),就是小時候到他們家,被他視為張牙舞爪的那些親戚的寫照。在1932年發生的林柏格 (Lindbergh) 綁架案(註二),也成為後來Outside Over There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之一。桑達克在童年時期所接觸、沈浸的環境,也對他的作品及創作理念有很大的影響。桑達克童年時期處於美國的三○年代,所以當時的流行文化,包括米老鼠 (Mickey Mouse),小時候每個禮拜和父母親一起看的好萊塢電影,都是桑達克十分喜愛的,這些被他稱為是孕育他的美術學校 (Something, 183-184)


 


桑達克的父親喜歡向他的三個孩子說故事,桑達克說父親是一個「神奇的即興表演者,總是創造美麗而富有想像力的故事。」桑達克的父親只想給孩子好的故事,他並不認為有什麼故事是不適合孩子的。桑達克承襲了父親對於故事的喜愛,以及提供孩子真實故事的態度;桑達克的父親對於桑達克的作品,在主題和精神上都有直接的影響(註3),更可以說是桑達克在創作上最初所受的影響 (Sonheim, 3)


 


桑達克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展現他說故事及創作的才能。在九歲到十二歲之間,桑達克開始存錢買狄斯奈 (Disney) 的彩色精裝書,也在這個時期發現自己的專長。他可以活靈活現地跟鄰近小孩說電影故事,讓他們聽得一楞一楞的 (Lanes, 23)。相較於姐姐的好成績,桑達克和他的哥哥只喜歡寫故事和畫圖;桑達克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替他哥哥寫的故事畫圖。七歲的時候,桑達克和他十一歲的哥哥Jack,一起創作了他的一本書They Were Inseparable。故事的內容是有關一對姐弟,由於彼此太喜歡對方,所以寧願一起死去,也不願被分開。即使在那樣的年紀,傑克和桑達克也都知道,姐弟相愛是社會的禁忌行為,但他們自己也無法解釋當時的情況。這本書或許暗示著桑達克心裡對他姐姐Natalie又崇敬、又厭惡的複雜情感。談到Natalie時,桑達克有時候甚至是非常害怕的。桑達克的父母工作很忙碌(Philip是裁縫師,而Sarah是包辦家裡所有事務的全職主婦),所以Natalie常常必須負責照顧桑達克,桑達克也記得,有一次他被Natalie帶丟的事件(註4)。當他完成Outside Over There這部作品,拿給Natalie看時,她問桑達克是不是想起小時候的事,也許故事裡把妹妹弄丟的Ida就是她。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桑達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心裡的感覺 (Sonheim, 4)


 


桑達克形容自己小時候是個貪婪的讀者,但他並沒有接觸很多文學經典作品。「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其實我並沒有讀任何兒童讀物,我只看漫畫和卡通書,裡面都是以米老鼠、菲力貓這些好萊塢人物為主,所創造出來的故事。一直到我二十幾歲,開始畫插畫謀生的時候,才開始認識兒童文學 (Zinsser, 35)。」「我並沒有去博物館,也沒有閱讀藝術書籍。我對藝術的美感其實沒什麼概念。幻想可能是在我童年時期最富美感的經驗。...我是屬於人們常常說的那種比較晚開竅的人(Meek, 246-247)。」


 


桑達克從小就處於病弱狀態,甚至曾經面臨死亡的恐懼感,這樣的生活對他的童年經驗、性格,以及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因為身體不好,沒有辦法和其它的小孩子玩,桑達克的童年幾乎都是一個人渡過的,所以他習慣當旁觀者,觀察別人,觀察別的小孩子玩,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看到的,畫在他的速描薄裡。桑達克在人物描寫上的生動靈活,也是根基於他在房間的窗戶邊,長久觀察別人而來的 (Lanes, 16)The Sign on Rosie’s Door裡面的Rosie這個角色,就是在桑達克所居住的地方,鄰近某個小女孩的形象模塑而成的。桑達克有大半的時間,都是待在房間裡,透過窗戶看著外面的人,所以在桑達克的作品裡,窗戶也是一個很重要,而且經常出現的意象 (Something, 182)。也許是這樣的經驗──在童年時很少當參與者,而是在一旁觀察、思考,使桑達克雖然不常和孩子相處,但是在創作上仍然顯得貼近孩子,了解他們心裡真正可能面臨的問題。


 


桑達克的學校經驗似乎都是不愉快的,他認為學校教育只會扼殺孩子的潛力與創造力。在剛上學時,學校裡的老師經常批評、貶抑他喜愛的狄斯奈作品,讓他開始懷疑、否定自己的鑑賞力。桑達克認為,正式的教育並沒有為他的創作帶來影響 (Something, 183-184)。只有在中學時期 (Lafayette High School),他的美術老師給予他充分的創作自由,他的天份才有機會伸展。在那段期間,桑達克定期為學校的刊物作畫;也是在這段期間,透過物理老師,桑達克獲得第一份專業插畫工作──為一本叫做Atomics for the Millions1947年出版)的課本做黑白的簡圖 (Sonheim, 5-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