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期末報告
墨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的圖文結合
--- 從《野獸國》和《親愛的小莉》來談桑達克的圖畫
如何結合自己和他人的文字
一. 序論
1. 研究動機
圖畫書在二十世紀的兒童文學領域裡,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文類。儘管圖畫對兒童的重要性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一直都眾說紛紜,但歷史的發展很顯然已經成形。圖畫和兒童讀物,尤其是幼兒讀物,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而在圖畫書這個領域裡,以當代的插畫家來說,墨里斯‧桑達克可以說是很具代表性的。他的作品相當多,其中有的是自寫自畫,也有跟幾位作家合作多本書的經驗,如Ruth Krauss,Charlotte Zolotow等。《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可以算是他的代表作,這本在1963年出版的圖畫書,並非在一開始便像現在這樣廣受歡迎。許多人認為這樣的書會讓小孩受到驚嚇,著名的教育學家Bruno Bettleheim在Ladies‘ Home Journal(1969)發表的一篇文章當中,更是猛烈地批評這本書。儘管備受爭議,《野獸國》還是在1964年獲得凱迪克獎,這部作品已經被翻譯成十五種語言,自第一版上市至今,每年約賣出一萬五千本精裝本,和累積二百多萬本的平裝本,可以說已經成為圖畫書的經典之作。除此之外,在1980年代,格林未曾發表過的故事《親愛的小莉》(Dear Mili)被世人發現,於1988年出版成書,由桑達克負責圖畫部分。這本《親愛的小莉》就像桑達克其它大部分的作品一樣,受到廣大討論,也創造了一些歷史紀錄,以銷售量來說,第一刷就印了二十五萬本(Rothstein, 13)。有人說桑達克的詮釋和格林的文字有衝突,但也有人說這才是桑達克的功力所在,他的圖像語言總是可以超越文字語言,帶領讀者進入另一個想像世界。這樣子的討論也帶起一個在圖畫書中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圖畫與文字的結合,它們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所以本報告選擇這二本桑達克的插畫作品來探討圖文關係。
2. 研究目的
《野獸國》和《親愛的小莉》這二本桑達克的著名作品,前者是由桑達克自己執筆,後者則是負責圖畫部分。本報告試著從這二本作品中,找出桑達克的創作理念,看看他是否在面對自己的文字跟他人的文字時,有不同的圖文結合表現。
二. 文獻探討
圖畫書這個文類的特別之處在於結合圖畫與文字這二個媒介,圖畫在這裡已經不只是說明的工具(插圖)。那麼,在圖畫書裡,圖畫與文字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它們又是如何合作來達到最佳的敘述功能?關於這個問題,有不少談論圖畫書的理論書籍都提出了看法。James Smith認為從前的圖畫是在十一、二歲以下的兒童讀物中伴隨著故事或詩出現的,現在圖畫和文字之間則是一種平等的合作關係,融合為一整體,甚至有時它們的角色會反轉,也就是文字伴隨著圖畫出現(309)。Sonia Landes在談到圖畫書這個文類的時候說到,圖畫書同時處理二條故事線,也就是視覺的(the visual)和語文的(the verbal),而這二者之間可以彼此加強、延伸和協調(176)。而Landes認為好的圖畫書作者應該是創造和發展新的故事題材,來超越原來的故事(177)。總而言之,當我們面對圖畫書這個文類時,要知道語言和視覺這二種藝術都有表意的功能,不該用其中任何一種做為判準來衡量另一種。當這二種媒介結合起來的時候,已經超越了它們原來各自的特質,創造出另一種新的體裁(Kiefer, 75)。
有關《野獸國》的探討文獻非常地多,本文只選擇與圖文結合或內容分析有關的部分,其中也包括了桑達克自己的看法。在一次訪談中,訪問者Julie Carlson McAlpine提到《野獸國》的圖似乎比文重要,但桑達克卻覺得他的圖和文一樣重要,這本書的384個字都是他很謹慎地選擇過的(139)。Perry Nodelman曾經把《野獸國》的文字給沒有看過這本書的成人聽,沒有圖畫,這些成人大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故事,不適合給小孩看。但是當後來他們看到圖畫的時候,就都改觀了,這是由於桑達克的圖畫改變了我們原來對野獸的想像。也就是說,圖畫可以改變文字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和效果(197)。William Moebius也以《野獸國》為例,來說明文字和圖畫針對故事的人、事、物所提供的訊息,經常都是對立和矛盾的。以封面來說,標題和圖案所透露出來的氣氛就給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135)。此外,從圖中的框線也可以找到桑達克想要傳達,但我們在文字中卻不會發現的意念。框線把故事裡面和外面的世界區隔開來,在《野獸國》裡,隨著故事的進行,每一幅圖的框框不斷加大,後來就完全不見了,在那時候小男孩也已經離開家裡,到了野獸居住的地方(141)。在故事的開頭,桑達克幾乎不用敘述的文字,而用「這些」、「那些」之類的詞,讓人感覺那些細節似乎不重要,但是讀者卻會在圖畫中找到一些線索(Sonheim, 82)。
除了自寫自畫的作品,許多插畫家都有機會替他人的文字稿畫插畫。在一次訪談中,當桑達克被問及最喜歡為什麼作品畫插畫時,他的回答是「格林童話」(McAlpine, 1971)。在另一次的訪問中,桑達克也提到他對詮釋格林童話的理念。他認為格林童話原來並不是做為圖畫書的題材,但的確有空間可以讓插畫家來重新詮釋。插畫家在處理這類題材的時候最理想的狀態是,用自己的方式說故事,增加故事的想像,但不應該是自說自話,而跳脫原來的文本太遠。對他來說,這是一種延伸、闡釋和合作的工作(Egoff, 327)。《親愛的小莉》的文字部分就是格林的作品,和其它著名的格林童話不同的是,這個作品並沒有對外發表過,所以也沒有插畫家做過詮釋。格林的作品在多年後被發掘,可以說是受到眾人的矚目,所以當作品問世以後,桑達克的圖畫必然也會受到各家評論,其中包含了正負面的評價。兼具作家和教師身份的Megan Anderson Bergstrom就認為桑達克的插圖很多都和格林的故事內容、文字細節對立,比如說在文字部分描述到小莉受驚嚇的情緒時,桑達克的畫卻讓人覺得她看來冷靜、沈著。Janet Adam Smith也提出她的見解,桑達克所詮釋的圖和文本實在差距太大,與其說桑達克在幫格林的故事畫插圖,不如說他只是在抒發他自己的幻想。她的結論是,桑達克的畫雖然迷人,可是並沒有把格林故事的內在真實表現出來(Sonheim, 117)。替桑達克寫傳記的Amy Sonheim則持不同的看法,她的看法是桑達克做這樣的詮釋,並不是因為他不夠小心,相反地,這是一種刻意的表現。他有意地在圖畫當中呈現豐富的生活觀,來和故事那種天真無邪的語調做平衡,創造出一種整合性的人生觀(a holistic worldview)(118)。作者認為,讀者如果不能找出桑達克和Runge之間的關聯,那麼他們就很可能會誤以為桑達克的圖和格林的故事有所衝突。作者的結論是,雖然桑達克和格林表達的細節處不盡相同,但他們所要傳達的意念是相同的,那就是最完美的幸福在人世間是找不到的(133)。
在Virginia Haviland的訪談中,桑達克被問及他對詮釋經典童話的看法。他的認為有許多插畫家在面對這類作品時,都只是在炫耀他們的技巧而已,也許那些畫中的確有超高的技巧,但這些圖畫和文字的結合卻非常的弱。他覺得這種圖像是有目的的,畫者必須把自己和寫作的人做緊密的連結,並超越文字能夠給予讀者的部分。這並不表示一個插畫家有能力讓文字變得比原來更重要,而是他可以讓孩子看到他們原來想像不到的東西。他也指出美國和歐洲對圖畫書有不同的概念,美國已經趨向於要達到圖文的整合,但這點在歐洲好像就不是那麼重要。另外當他被問及創作時的圖文順序時,他的回答是會先思考文字,甚至是先不去思考圖像的部分(Meek, 252-253)。
三. 研究方法
本報告從各種有關圖畫書的圖文結合理論出發,配合作者相關資料(包含傳記、訪問稿)針對作品做主題式的分析。選擇的作品是1963年出版的《野獸國》和1988年出版的《親愛的小莉》。這二本出版時間相差二十幾年的作品,都可以稱得上是作者的代表作,不同的地方是,其中的文字部分,一本是作者自己所寫,而另一本是著名的格林作品(未曾發表的作品)。從中比較作者如何掌握圖與文之間的平衡和配合。
四. 參考書目
游淑芬 (民83,6月13日):像夜晚的夢突然來訪…莫里斯桑達克的幻想世界。中 國時報, 開卷版童書公園。
Egoff, S., & Stubbs, G.T., & Ashley, L.F. (1980). Only connect: Readings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ek, M., & Warlow, A., & Barton, G. (1977). The cool web: The pattern of children's reading. London: The Bodley Head.
Moebius, W. (1990). Introduction to picturebook codes. In Peter Hun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ism(pp.131-147). London: Routledge.
Nodelman, P. (1988). 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Smith, J.S. (1967). A critical approach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Sonheim, A. (1991). Maurice Sendak.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