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迷思
(茱蒂哈里斯 商周出版)
★ 對我來說是一段迷人的引文──
你們孩子並不是你們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並渴望著成為自己。
他們經由你而得到生命,但是他們不是來自於你,
雖然他們跟你住在一起,他們並不是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要給他們你的看法,
因為他們自有見解。
你可以供他們居住,但是不要禁錮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世界的房子裡,
那個地方即使在你的夢中也無法企及。
你可以盡力想辦法跟他們一樣,但是不要想辦法讓他們跟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不會走回頭路的,也不會為昨天所耽擱。
──Kahlil Gibran
Q1:你是怎麼變成你這個人的?
Q2:你相信遺傳還是教養形成一個人的人格?
這本書的原名是<假養的假設>,無論見解是否為真,只要作者能夠勇敢挑戰行之多年,幾乎被視為「真理的」觀念,這類作品總是能吸引我(當然必須具備相當的邏輯)。近年讀過的書中,除了<達文西密碼>,就是這本了。自從行為主義盛行,所有的父母總是在背上扛著一股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因為專家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出現問題,可能就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然而本書作者利用各種例證,提出〝家庭並非個人形成性格的主要來源〞,〝基因+團體社會化〞才是最大的因素。這裡所指的社會化並非指出了社會工作,而是在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不斷身處各種不同的團體,所有的人都要在團體中找到一個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兒童踏出家庭開始外出時,他們可能會很輕易地將這些東西拋棄,就像他們一出門就立刻把媽媽強迫他們穿上的毛衣脫掉一樣。(23頁)」你可以回顧自己的經驗,在父母和你成長過程的同儕團體中,當價值觀有所衝突時,你認同的是哪一個?無論你現在幾歲,當父母或當小孩,都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但這並不代表作者認為家庭不重要,當父母和孩子互動時,你可以回到基本的人際關係來看──你和你的孩子關係如何?作者認為,要求父母對家中每個孩子一律用相同的方式對待是不合理的,人與人相處本來就會有不同的互動模式;孩子有不同的個性,父母自然有不同的回饋。
此外,作者也提出人的多重面貌論點,我教書多年來也經常出現的矛盾現象──父母所描述的孩子,都不是教師眼中的孩子(例如在家脾氣很壞,在學校卻是個很溫和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讀到這裡的大人們也可以問問自己:從小到大,你在家裡和在外面是一模一樣的人嗎?
當父母的人,可以卸下過重的負擔,真誠地和孩子相處。
當老師的人,可以注意孩子在學校的團體生活,他們有自己的位子嗎?
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師的人,可以反思自己的經驗,你是怎麼變成你的?
最後,每種理論必有其不足之處,重要的是,它是否提供你另一種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