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快一年了!親愛的媽媽~

很難想像卻是事實,媽媽離開我們,到了五月二十一日(農曆四月十九日),就已經滿一年了。經歷媽媽在加護病房到離開的兩個禮拜之後,許多東西在我的眼中不再是以前平凡無感的事物。像是現在在電影中看見有人在病房戴呼吸器、氧氣罩或鼻管,都會心裡一揪。因為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媽媽就是無法脫離呼吸器,一家人多盼望某天會聽到醫生說媽媽已經可以換成氧氣罩了。正因為無法脫離呼吸器,媽媽在進加護病房後,一直都沒有辦法開口說話。


 


同時也在那時候從愛友曾任護士的妹妹談到加護病房症候群,在那個無法分辨白天黑夜的空間,整天只能躺在病床上看著天花板的日光燈,不知道現在是何時,自己又是身處什麼樣的狀況,每天只能等待家人探訪時間。一定有很多話想說的媽媽,只能拿著我們準備好的板子,用很無力的手在上面寫字,但寫出來的字卻總是難以辨識,大家焦急地猜測媽媽的心意,而大多都是猜錯的情況,也常使得媽媽急躁了起來。現在還留著當時媽媽寫的一大疊紙條,整理收納好之後,卻一直很難鼓起勇氣再去看,上面寫著媽媽的虛弱、渴望(尤其是想回家)……,而到最後許多事我們還是得不到答案,到底當時的媽媽很想說的是什麼??


 


最近熟識的某個孩子,也才失去年輕的母親不久,她談到自己寫了許多信給在天國的媽媽,並且把那些信都拿給我看。我很佩服她的點子,雖然我也一直在筆記本裡寫些關於媽媽的什麼,卻從未直接想到寫信給媽媽。


 


除了凌亂的想念,我只能不斷在腦海裡出現較成形的想法時,把所愛的媽媽的一切寫下來:


 


 


媽媽的讚美──


從小媽媽就常在別人面前稱讚我,小時候是在她的朋友面前,長大後我的朋友就成了聽眾:「阮嬌嬌(Jiao-Jiao)自細漢就真乖。」「阮嬌嬌細漢真古錐,五歲就會唱連續劇的主題曲<一縷相思情><梨花淚>……」「阮嬌嬌放學回家攏自己主動寫功課,讀冊攏不用我煩惱。」


 


長大後,媽媽來到我自己住的地方,看著廚房打開的流理台說:「真厲害!現在比你媽媽還會整理東西。」聽到這樣的話,比讀書時被老師稱讚還要開心,因為在我心裡,媽媽真的是「生活大師」!


 


回顧這樣的經驗,也想讓當爸爸媽媽的人知道,一個從小被讚美的孩子真的很幸福,不用多傑出,更不用完美,只要是一個具體的優點,不斷被稱讚,就足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喜歡自己的人。即使曾在青春期表現得不在乎,成人以後,還是會不斷在心裡拿出來回味的。


 


 


生活達人媽媽──


        辛苦的媽媽身兼父職,要主外,也要主內。身手俐落,煮飯快又好吃,擅於變化菜色,好些親戚朋友都說:「好奇怪,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東西,怎麼一經過你的手,就像變魔術一樣,都這麼好吃?」更厲害的是,煮完的同時,廚房也是清潔溜溜。像壽喜燒這種這幾年在臺灣流行的菜餚,在我小時候就是家常菜了。朋友到家裡,也一定都會嚐到一杯媽媽泡的冰咖啡。冰咖啡的祕訣是,沖一些熱水攪勻,接著就只能放入大量冰塊,邊放邊攪拌,真的會有一種有深度的味道!


 


把這些生活小細節好像都當成藝術的媽媽,還有一個原則是,大家吃完飯後,如果還有剩下飯菜,就算還沒有要放入冰箱,一定要從大盤移小盤,這樣接下來還要吃飯的人,也會覺得盤子滿滿的,看起來比較好吃。雖然碗盤洗得是多了些,但飯桌上的美感,還是不可少的。即便是外帶食物回家吃,媽媽也堅持不用免洗筷吃,那樣吃飯「很沒感覺」。家裡有各式各樣的鍋、碗、盤、杯,每一種菜餚,似乎都有固定適合它們的容器,跟在餐廳吃飯沒兩樣。幾年前,記得有一次為了殺光家裡惱人的小蟑螂,用了水煙式殺蟲劑之後,必須把所有餐具都拿出來清洗一遍,我和姪女一邊洗,一邊讚嘆:「家裡的餐具真的很多~」


 


 


走在時代尖端的媽媽──


我的媽媽時常走在流行前面,我很小的時候就到高雄的藍寶石歌廳看過豬歌亮歌廳秀。在電視還只有三臺的時代,我就已經常用當時剛出來的Beta錄影帶看志村大爆笑。長大後,國內還沒流行韓劇時,我媽就已經在看臺語配音的韓劇。小學時,媽媽就已經察覺學會英文會很吃香,忍著思念也把我送到香港唸書(那裡從幼稚園就開始學英文),在我當老師的現時,也開始推動起小一學英文(雖然我不是很認同就是了)。別人的媽媽看到女兒穿耳洞,總是免不了碎碎念,媽媽卻說:「你比媽媽勇敢,我以前想穿卻怕痛。」很酷吧?看過我小時候照片的朋友都說,媽媽很會幫我打扮。看到媽媽少女時代拍的沙龍照,真的有藝人風範。


 


這些只是和媽媽相處點點滴滴的一小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